如果可以,请去远方看看

2023年9月7日自言自语

远方不必长途跋涉,远方无处不在。


时间来到了九月,海子曾经以之为名写了一首诗的这个月份。「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」,一个句子里包含了四个「远」字,也许大概能看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程度。

在已经漫步远去的八月,我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录。是因为我也遵循了内心的呼唤,只身去到了远方。而远方的诱惑又太多,涉世未深的我,缺少使自己静下来写点东西的定力。

从物理距离来看,我从祖国的中西方,来到了东部,也算是跨越了半个中国。在一辆通向东方的快车上待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,隔天上午换乘了一辆速度快数倍的高铁,在第二天的下午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。

在这之前,我刚失去第一份工作时,也曾短暂地去西藏游览过一番。虽然一路上一直有充满好奇的雨想与我同行,但也还是有些许把它甩在身后的天晴时刻。最后还是见识了丁点让无数人向往的自然景观,以及一些不同于内陆的异域风情。

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「走马观花」这个词的深切含义。亲自去到实地,用肉眼浏览一遍这些风景和人文,虽然比起从照片上看到来说要好上许多,但终究也只是过眼云烟。当生活归于平常后,只剩一点偶尔能唤起的回忆。

这种观光式旅游,没有办法将自己置身于环境去感受,或者说身体还没开始感受,就已在奔向下一个目的地的路上。所以我转而开始向往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,能有更多的时间让身体去感受不同的环境。

但干瘪的钱包和对物质的渴望,以及一些其他大大小小的原因,使我不太有能力去一个地方待上太长的时间。不过心里总想着有那么一天,在功成名就后,再去开启我的全球旅居生活。

在“努力”一年之后,发现自己不但没有朝着功成名就前进,反而越来越落魄了。想着也许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,于是便有了最前面提到的事,来到了一个远在远方的乡村。换一个地方生活,也许能换一种生活状态。

我的目的地是一个坐落于乡村的小社区,能容纳百来人。之所以选择来这里,一是钱包帮我选择的,因为便宜,二是因为长期以来也确实对城市生活无感,但更多的,是因为这里人员组成丰富,有太多有个性的人。

工作久了,仿佛接触到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,每天在重复着同样的事。每个人的未来规划一样,努力工作、买房、结婚、培养孩子、退休。每天的生活轨迹一样,上班、消费、打游戏、当键盘侠、睡觉。

这种雷同,让我一个无神论者开始动摇了,开始怀疑是不是人真的就是神造出来的。虽然也有例外,也有一些不同模子刻出来的人藏匿在其中,但总体来说大差不差。那些仅有的个例,看起来反而倒像是神造出来的不完美的残次品。

所以换一个地方生活,去接触一批个性丰富的人,也是在寻找解药,是在找寻上帝已死的证据。

很多来到这里的人说这个地方像一所大学,也确实如此。从天南地北来到一个新的地方,接触各色各样的人,交到一些关系不错的朋友。但更像大学的是,在这里能看到很多人对未来充满希望,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,还没有被规训为螺丝钉。

我接触到了休学只为体验人生的大学生;自己做桌游,但没有条件批量生产,于是自己用硬纸板画,然后在网络上出售的桌游作者;觉得计算机救不了这个世界,于是从编码转到开始学习写作的作家;休学创业的创业者……

这类不按照社会体制常规路径前进的人,在这里比比皆是。和他们接触后,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,是早已遗失在记忆角落的某种本真的感受。

以前我的脑子里经常闪出一个问题:我想要去的那个远方到底是什么地方?远方就像明天,可以想象,但永远无法到达。在这一刻,我想远方也许可以解释成一种可能性。

探索和尝试自己的可能性,也就是把自己安置于去往远方的路上。我还可以做什么,我还可以过怎么样的生活,思考这些问题,或做出一些改变,正是在奔向远方的途中。

过去那个总想去远方看看世界,但内心又固执己见,丝毫不愿突破或扩展现有认知的自己,似乎开始变得矛盾起来。一面渴望看到不同的世界,一面又无法接受自己认知之外的事物。

于是我又开始疯狂学习起来,学习沟通、学吉他、学滑板、学做饭、学习与人相处、听各种分享会…… 结果怎么样不重要,重要的是尝试过,给过自己机会。

也就是这些诱惑导致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更新博客,甚至几乎没有更新社交账号。回过头看自己还是喜欢文字的,于是又开始向着远方前进,写下了这一段东西。

星火记

星火记是一个短笔记应用,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你的灵感、短笔记。也可以用来记录稍后阅读和日记等。所有的数据均存储在设备本地,可以选择开启 iCloud 同步。


如果你喜欢这一篇文章
可以分享到 Twitter
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一个
WeChat微信公众号
主观世界